关闭广告

多城竞夺!中国第一条“超级高铁”,呼之欲出

国民经略8755人阅读

文|凯风

高铁之后,中国或将进入磁悬浮时代。

01

谁能拿下中国首条高速磁悬浮线路?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在“花城院士讲坛”上透露,广深港正谋划设计时速650公里的磁悬浮线路,共有四个方案,届时广深港有望在20分钟内通达。



高速磁悬浮,在民间被称为“超级高铁”,采用与轮轨高铁不同的技术。

按照当下的技术,高速磁悬浮最高时速可达到高铁的2倍以上;如果常温超导技术有所突破,磁悬浮速度或将达到高铁3倍以上,堪称未来交通绕不开的选择。

目前,我国已有三条磁浮线路,上海、长沙和北京。

不过,上海仅有30公里的示范线,最高时速430公里,且引进的是国外技术;而长沙和北京都是低速磁悬浮,与“超级高铁”都不是一个概念。

就此而言,高速磁悬浮仍是新鲜事物,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试验建设,都尚在探索中,亟需一些地区率先做出探索。

作为全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广深港谋划高速磁悬浮可谓筹谋已久。

早在2021年,广东在城镇空间2035规划中,就提出预留六大超级廊道,其中包括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两条线路。



同时,在广州、深圳等地的交通规划中,纷纷出现了预留磁悬浮通道和设站条件等表述。

不难看出,在“市市通高铁”时代一度落后于中部省份的广东,准备在高速磁悬浮上尝到“头啖汤”。

无独有偶,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外,长三角、成渝等地,都不约而同提出预留磁悬浮通道的设想。

早在2019年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规划中,“长三角将积极审慎地开展沪杭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就被提及,一时引发无数关注。

随后,浙江省提出十大“千亿工程”,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其中“沪杭超级磁浮”赫然在列。



而加入长三角城市群未久的安徽,也加入了磁悬浮的大合唱,提出争取国家在G60科创走廊布局高速磁悬浮交通通道,并先行启动合肥—芜湖(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试验工程研发建设。

大湾区、长三角动作频频,成渝和其他地区也不甘落后。

作为全国综合交通立体网的四大极轴之一,成渝获得了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同等的交通地位,作为第四大综合性交通枢纽而傲立潮头。

近年来,在成渝之间打造超高速通道的说法不胫而走,高速磁悬浮一度被写入地方交通规划之中。

而在山东、海南等地,也不乏预留或探索高速磁悬浮路线的设想。

02

哪些地方最有望拿下超级高铁?

关于高速磁悬浮,早已被写入顶层设计,且不乏战略导向。

2019年9月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研发”

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到“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

先后两度出现在交通领域的顶层设计文件中,高速磁悬浮获得的重视可见一斑,这也是各地争相预留磁悬浮通道的依据所在。

从国家规划来看,高速磁悬浮并不会立刻落地,目前尚处于技术储备和试验建设阶段,离真正上马乃至大规模推广,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同时,与以“市市通高铁”为目标的高铁建设不同,高速磁悬浮由于造价高昂,需要以大客流作为匹配,并不适合所有城市,也不会在三四线城市广泛推广,或将仅局限在“超大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8个超大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成都、重庆、天津、武汉4个二线城市,其中武汉为新晋成员。



从城市群视角来看,这些城市,刚好对应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5大城市群。

从交通层面来看,这些城市也对应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四大交通极轴



所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的高速磁悬浮之争,并非没有缘由。

关于超大特大城市分布,以及中国各大城市群的竞争力,国民经略主笔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有详细解读。

03

为何都在争抢超级高铁?

虽说高速磁悬浮离落地还有时间,但谁能先行一步,谁就有希望在发展中抢得先机。

10多年前,高铁刚刚上马之际,也一度引发质疑。然而,当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广深高铁轰隆而至,人们迅速看到了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互联互通带来的巨大利好。

广深能进入半小时交通圈,沪宁、沪苏、沪杭变成1小时交通圈、而地处中部的武汉、郑州、长沙等地到周边主要城市形成5小时交通圈,都离不开“市市通高铁”的贡献。

高铁贯通,带动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迅速流动,让大城市与周边地区迅速连成一体,带来强大的交通效应和经济效应。

高速磁悬浮比高铁更进一步。

高铁设计时速最高为350公里,而高速磁悬浮可达600公里以上,届时从广州、深圳到京沪两地,通行时间有望减少到2-3小时,四大一线城市将彻底连成一体。

不仅如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4小时内通达或将不成问题,对民航将形成了颠覆性的碾压优势。

事实上,高速磁悬浮带来的不只是更快、更强、更畅通的交通互联,还能带动新型基建的跃进,以及轨道交通产业的再次升级

一如高铁时代的到来,带动一众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崛起,打造出一批交通强市。

作为全新技术,高速磁悬浮一旦得以推广,将会带动一个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诞生,而能先行一步开展探索试验,掌握更多技术储备的城市,将会获得更大先机。

正如新能源汽车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汽车工业城市的格局,高速磁悬浮能带来多大的变局,令人充满遐想。

04

市市通高铁时代,有没有必要大建高速磁悬浮?

作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我国目前高铁运营超过4万公里,而高铁对百万人口城市的覆盖度高达95%,8个省份更是已经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9省高铁里程超过2000公里。



不仅如此,高铁造价本就已经十分高昂,而高速磁悬浮的整体造价或将是高铁的2倍以上,随便一条线路,投资都将是千亿级乃至更高。

目前,日本打造了一条连通东京与大阪的中央新干线高速磁悬浮项目,首期从东京到名古屋,有望于2027年正式开通。

根据官方发布的建设计划书,首期短短290公里的路程,总体投资高达7万亿日元(约合3500亿人民币),平均每公里超过12亿人民币。

作为工业大国和建造大国,中国大型项目的建设成本更低,但据专家预估,高速磁悬浮每公里造价也将在3亿元以上,而高铁成本约为1.17亿至1.44亿人民币。

更关键的是,目前全国高铁建设热潮已经开始降温,部分地区遭遇高铁利用率不足、地方债务高企等新问题。

为此,早在2021年,官方就提出,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

将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同时对350公里/时的高铁项目明确了建设门槛。



同时,必须考虑到的一点是,全国人口大盘已经见顶,部分省市开始面临人口持续减少的尴尬。

无论高铁还是磁悬浮,交通最终都以服务于人为目的,如果未来交通需求不足,过度建设会否造成成本浪费,恐怕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此外,更高的速度、更高的成本,必然会以更高的票价作为结果。

毕竟,目前高铁相比于普铁,票价几乎是2-3倍,而以磁悬浮的造价来看,未来票价有可能达到高铁2倍左右,如此巨大的成本,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所以,高速磁悬浮注定是一个长期工程,既需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又要考虑到全国交通网络的既有布局。

05

为何说高速磁悬浮,仍有探索的必要?

超级高铁是否有必要,不能只看短期,也不能只考虑当下,而要计长远。

其一,大国博弈,涉及全方位的技术博弈,中国能在高铁上后来居上,虽然不乏借鉴因素,但与自身的核心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实力息息相关。

高速磁悬浮也是如此。目前,日本、德国等工业大国都已有所布局,日本的首条高速磁悬浮有望于2027年开通,一旦向其他国家输出这一技术,将对我国的高铁出海带来直接竞争。

目前,我国在磁悬浮列车的技术储备不但不落后,反而还有一定领先优势。

早在2021年,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

正如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所言:

“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和技术积累,我国基本实现了高速磁悬浮全系统的自主研制能力,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能力。”

万事俱备,只欠落地。

其二,高速磁悬浮,介于民航与高铁之间,能有效补充其中的交通缺位,满足更加多元次的交通需求。

高铁时速在300公里左右,民航飞行时速约为800公里,而高速磁悬浮设计时速多为500-600公里,刚好居于两者之间。

当然,由于机场往往远离市区,交通及安检成本高昂,在800公里以下本来就面临着高铁的直接挑战,未来恐怕在1500公里以内还会面临高速磁悬浮的冲击。

其三,人口大盘固然见顶,但超大特大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只会更加频繁,亟需更强的交通工具作为承载。

高速磁悬浮注定不会广泛覆盖,而只会存在一线城市及主要省会之间,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有望率先推广。

以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湾区来看,早在2017年,广深港主轴客流密度就达到1亿人以上,到2035年或将达到2.6亿元,能力缺口约4000万人。

这些年,大湾区正在疯狂修地铁、建高铁、架大桥,几乎将整个城市群都连成一体,但交通拥堵、高铁满员仍旧是常态,高速磁悬浮的存在就有了必要性。(参阅《11座跨海通道!中国最大的“市”,呼之欲出》)

同样,目前京沪高铁客流已经基本缓和,京沪第二高铁已经开工建设,未来面对巨大的客流增量,高速磁悬浮同样也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

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主要国家级城市群之间,未来商贸往来只会更加频繁,而高铁通达时间受限、客流量趋于饱和,这就凸显了高速磁悬浮的必要性。

如果说地铁、城轨和高铁的存在,完成了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那么高速磁悬浮的到来,或将带动城市群之间的“同城化”。

这将是中国交通又一次的巨大跨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夏天裙子怎么选?试试这几款优雅连衣裙

Yuki时尚酱 浏览 11080

福特放缓电车生产,警告美国接受度“慢于预期”,电车业处于”生死攸关“时刻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8915

8月的电影市场还会有多少“意外”?

钛媒体APP 浏览 9257

沪指失守3000点,机构建议坚定持有,抄底良机?

趣看热点 浏览 25408

一轮有望创历史新高的“鸡周期”来了?

华尔街见闻 浏览 8831

世界头号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发生车祸,腿部多处受伤正在接受手术

趣看热点 浏览 102103

美方:俄不太可能从美无人机上获取有价值信息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646

看了奈雪の茶才知道 卖奶茶真的不赚钱

全天候见闻 浏览 17244

央行:1月长三角地区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

趣看热点 浏览 21188

戈登左脚严重扭伤,魔术多名核心球员遭遇伤病

趣看热点 浏览 16960

泽连斯基将访问土耳其 与埃尔多安会谈

参考消息 浏览 10899

周杰伦悉尼多唱被罚,本人回应!此前曾被吐槽划水

北京商报 浏览 11174

洛枳揭娱乐圈内情,试镜被晾一小时、遭导演痛骂,杨幂也曾遇到过

趣看热点 浏览 48514

美国防部宣布再向乌提供价值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海外网 浏览 9336

国民党南投"立委"补选败选 马英九:再这样下去很危险

枢密院十号 浏览 37762

两步搞定在QQ音乐中保存网易云音乐的歌单

趣看热点 浏览 19817

伊能静儿子晒旅行照,穿裙子秀美背手臂纹兔女郎

娱絮 浏览 11502

最帅医生赖弘国爆近照,撇阿娇和众多网红聚会,难怪阿娇没安全感

趣看热点 浏览 60620

向太抚摸梁朝伟脸颊与郭富城热聊 向华强在旁看着

娱絮 浏览 10915

《美人心计》开播10年,林心如收获友谊和人气,却得罪于正

趣看热点 浏览 52727

卡戴珊姐妹为家族唯一男丁庆生

译言 浏览 1097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