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国家发改委: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

财联社37093人阅读

(原标题:如何看待5%的GDP增长目标? 国家发改委回应)

国家发改委: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

财联社3月6日电,“两会”提出了5%的GDP增长目标,如何看待这一目标?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期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把握。首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同时,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其次,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各地人代会都确定了今年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我们作了统计和分析,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各地的发展信心、采取的务实举措,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延伸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上 王超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直新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我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你怎么看待制定5%这个增长目标所传递的信号?

特约评论员 吴蔚:开局之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总体而言我认为5%这个目标是非常务实的,它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对2023年总体经济形势审慎乐观的基本判断。一言以蔽之:2023年的中国经济依然会坚韧地运行在合理增长区间。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际投资机构普遍上调对中国新一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他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5%至6%左右。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业界与学界则更为谨慎,他们普遍给出的预期是4%至5%左右的增速。因此我认为5%这个目标是非常理性的,它既是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保持着底线思维,也是对“中国经济的韧性”保持着足够信心。

经济发展不只是拼速度,更要在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增长上做文章。2017年10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就向他们阐述“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常态,它讲究的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调经济发展抗风险的韧性,强调发展和安全的双统筹。

国家发改委: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3年经济工作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体基调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进一步展开来说就是“五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直新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我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你怎么看待制定5%这个增长目标所传递的信号?

特约评论员 吴蔚:开局之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总体而言我认为5%这个目标是非常务实的,它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对2023年总体经济形势审慎乐观的基本判断。一言以蔽之:2023年的中国经济依然会坚韧地运行在合理增长区间。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际投资机构普遍上调对中国新一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他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5%至6%左右。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业界与学界则更为谨慎,他们普遍给出的预期是4%至5%左右的增速。因此我认为5%这个目标是非常理性的,它既是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保持着底线思维,也是对“中国经济的韧性”保持着足够信心。

经济发展不只是拼速度,更要在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增长上做文章。2017年10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就向他们阐述“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常态,它讲究的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调经济发展抗风险的韧性,强调发展和安全的双统筹。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3年经济工作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体基调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进一步展开来说就是“五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经济发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我们不能光盯着增长目标5%这一个单一数据,更要将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政府赤字率拟按3%安排等一系列预期目标综合起来看。它更能描绘出中国经济在2023年发展的侧重点,总结起来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对今后仍需不懈努力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八个重点,分别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气象万千,有迹可循。全世界的目光之所以齐刷刷地投向中国的首都北京,因为全国两会的确是一个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在这里,你能读懂中国的治理逻辑、发展逻辑、民主逻辑,也能收获中国向世界持续、稳定供给的发展信心和确定性。

直新闻: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立法工作的动向也广受舆论关注。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围绕《对外关系法(草案)》进行提问。你如何展望新一届全国人大在涉外领域立法工作的动向?

特约评论员 吴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与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因此,每当全国两会召开时,立法工作的动向也非常值得关注。

我留意到,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首先就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将围绕8个方面初步安排了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这8个方面就包括了“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其次就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向各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将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国际舆论关注的《对外关系法(草案)》就属于涉外领域立法,也正是“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进一步留意到,《对外关系法(草案)》是在去年12月正式对外公布,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的1月28日属于征求意见阶段。从立法的流程上看,它还没有到表决阶段。我个人推测,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与全国人大法工委进一步完善之后,《对外关系法》可能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未来召开的常委会中进行审议和表决,它的出台过程很可能会与《反外国制裁法》相似。

发言人王超进一步透露:《对外关系法》作为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有必要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对于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在法律中作出相关规定,予以坚决反制,是正当和必要的。这句信息量极大的表态,为《对外关系法》的立法初衷、适用对象作出了明确提示。

我相信,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陆续完成议程,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对外关系法》的订立将进入一个快车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在应对一些国家“长臂管辖”时,我们国家法律工具箱里的“武器”会越来越丰富,能够更好地捍卫我们的核心利益。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经济发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我们不能光盯着增长目标5%这一个单一数据,更要将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政府赤字率拟按3%安排等一系列预期目标综合起来看。它更能描绘出中国经济在2023年发展的侧重点,总结起来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对今后仍需不懈努力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八个重点,分别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气象万千,有迹可循。全世界的目光之所以齐刷刷地投向中国的首都北京,因为全国两会的确是一个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在这里,你能读懂中国的治理逻辑、发展逻辑、民主逻辑,也能收获中国向世界持续、稳定供给的发展信心和确定性。

国家发改委: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直新闻: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立法工作的动向也广受舆论关注。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围绕《对外关系法(草案)》进行提问。你如何展望新一届全国人大在涉外领域立法工作的动向?

特约评论员 吴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与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因此,每当全国两会召开时,立法工作的动向也非常值得关注。

我留意到,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首先就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将围绕8个方面初步安排了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这8个方面就包括了“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其次就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向各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将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国际舆论关注的《对外关系法(草案)》就属于涉外领域立法,也正是“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进一步留意到,《对外关系法(草案)》是在去年12月正式对外公布,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的1月28日属于征求意见阶段。从立法的流程上看,它还没有到表决阶段。我个人推测,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与全国人大法工委进一步完善之后,《对外关系法》可能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未来召开的常委会中进行审议和表决,它的出台过程很可能会与《反外国制裁法》相似。

发言人王超进一步透露:《对外关系法》作为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有必要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对于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在法律中作出相关规定,予以坚决反制,是正当和必要的。这句信息量极大的表态,为《对外关系法》的立法初衷、适用对象作出了明确提示。

我相信,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陆续完成议程,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对外关系法》的订立将进入一个快车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在应对一些国家“长臂管辖”时,我们国家法律工具箱里的“武器”会越来越丰富,能够更好地捍卫我们的核心利益。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乌总统:盟友逼我同意与俄谈判 而且将不断加大压力

参考消息 浏览 10181

山西10岁男童遇害 继父曾冲镜头痛哭喊话"要找到娃"

上观新闻 浏览 51321

宁德时代64亿收购“天价锂矿”尘埃落定,动力电池龙头加速蚕食上游资源

时代周报 浏览 8856

天涯老用户的自救,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差评 浏览 12320

里夫斯:詹姆斯值得湖人为他树雕像,他加盟两年就带队夺冠

OnFire 浏览 9862

复仇韩剧又出爆款,不输《黑暗荣耀》,女主不圣母,反派是白莲花

最爱酷影视 浏览 7661

直落两盘!海峡组合携手淘汰5号种子,小花王欣瑜首进大满贯八强

ALL体育 浏览 13447

又一个!世界杯爆红韩国前锋去丹麦 转会费260万镑

网易体育 浏览 11344

大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人数众多工作人员拦不住

趣看热点 浏览 17632

普通人VS时髦精,会穿搭和不会穿搭区别这么大!

一只可可 浏览 11320

NBA亚洲球员单场最高分排名,姚明单场最高分为41分排名第一

趣看热点 浏览 17804

苹果发布15英寸MacBook Air 1299美元起

财联社 浏览 11046

女子疑杀夫藏尸 死者家属:1年前被告知只能由配偶报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浏览 40667

焦点分析 | B站大幅减亏,但元气恢复还需时间

36氪 浏览 10653

刘亚仁涉毒原因:为减轻骨瘤疼痛违反滥用药物规定

素素娱乐 浏览 11101

GDP总量更高的美国,为什么货币供应量比我国少?原因只有一个

趣看热点 浏览 26536

鲁媒:王哲曾漏判泰山点球又吹泰山比赛,足协安排是否合理?

直播吧 浏览 10479

报告称小米有品首次进入综合电商平台前10位

趣看热点 浏览 20468

又传头部券商降薪 多位员工:基本属实

券商中国 浏览 12084

TA:英足总考虑对米特洛维奇追加禁赛,会参考历史案例

直播吧 浏览 11344

高圆圆赵又廷被偶遇!夫妻俩牵手过马路画面超甜

好奇的白兔 浏览 1108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